我們跟很多可憐人比起來,今生能夠衣食無憂,確實是很大的一種福報。按照佛教的觀點,它并不是無因無緣的,而是源于前世布施利他的果報。大家也許知道,在古印度,有個特別了不起的富翁,他的名字叫善施,不過人們更喜歡叫他“給孤獨長者”。之所以叫這個名字,是因為他生性慈悲、樂善好施,一生中七次散盡家財,統(tǒng)統(tǒng)布施給孤獨的人,故被冠以“給孤獨”的美名。后來,他為了給釋迦牟尼佛建造精舍,甚至用金磚鋪地購買園林。他一輩子越布施錢越多,用現(xiàn)在的話來說,他成為了當時的“首富”。文章源自懂愛網(wǎng)-http://www.motor-park.com.cn/287531.html
無獨有偶,在中國古代,也有這樣一個人,他就是春秋末年的范蠡。他助越王勾踐復國之后,辭去一切官職,劃著小船去太湖經(jīng)商了。他做生意非常有頭腦,不到幾年光景,就積累了億萬家財,富可敵國。在他的一生中,也曾三次散盡家財接濟百姓。但散財之后不到幾年,又能再次積累起萬貫家財。他死后被人譽為“陶朱公”,也就是現(xiàn)在大家經(jīng)常拜的“財神”。
再看看現(xiàn)在,這個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是誰呢?眾所周知是微軟的創(chuàng)始人比爾·蓋茨他不但是全球首富,還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家。他每年投入慈善事業(yè)的是幾十個億,前幾年他還宣布:死后財產(chǎn)不留給后代,全部都捐贈給慈善機構(gòu)。
然后范圍再縮小一點,我們亞洲現(xiàn)在的首富,是李嘉誠。他也同樣樂善不止,經(jīng)常拿出大筆的錢來救助貧困、捐助教育等,并將自己三分之一的家產(chǎn)捐贈給慈善事業(yè)。
通過以上這些例子足以看出,佛陀說“發(fā)財?shù)囊虿皇莿e的,而是布施”,這句話確實真實不虛。當然,布施后能發(fā)財,也只是眼前的果報,至于來世的善報,肯定還遠遠不止這些。
—— 摘自索達吉堪布《慈慧基金會一周年感恩晚宴致辭》
弘揚佛法,功德無量
歡迎關注 泰國情降
泰國情降公眾號只此一家,別無分號!
請各位朋友注意山寨小號!
每天分享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身邊的朋友
你在他們心中會變的更有價值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