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珠,或佛珠,泰國佛教及北傳佛教都有的宗教圣物或收藏種類之一。傳統(tǒng)的念珠不管南北傳都是108顆的,材質方面北傳佛教以木質、核質佛珠為主,貴金屬及類似天鐵的念珠也有制作;輪宗教價值嘎巴拉念珠絕對頂級,早期嘎巴拉乃108位僧人的頭骨制作,或54位男性僧人及54為尼姑的頭骨制作,近代嘎巴拉則沒那么講究了。作為圣物種類來講,念珠在北傳佛教中一般以文玩為主,經過上師開光后才算有所加持。文章源自懂愛網-http://www.motor-park.com.cn/287359.html
泰國佛教僧人念經一般雙手合十便可念誦,因此泰國僧人對于念珠這類圣物來說可以說是不太重視,近代史中有記載的加持念珠圣物也寥寥無幾,能算的上是好的念珠圣物那就更少了。就小黑記憶里面經營過的較好的,且能上佛牌畫冊諸如龍普卡閑高僧在佛歷2539年親制加持的九寶銅念珠,此外泰北清邁地區(qū)的師傅們出過一些不錯的念珠,但是仿品數量十分巨大。像龍婆噶龍、龍婆了及龍普宏等高僧也在近十幾年左右之前曾制作過藥草、象牙、吉祥木的念珠,但就市值來講也不是特別的高。比較之下,國內隨意一串真品海南黃花梨的108顆念珠就比它們做的有加持的念珠貴。當然,小黑說的只是大方面的情況,不排除有好的念珠存世。
如果朋友們有時間去泰國的寺廟,可以好好看看師傅們身上有沒有念珠,可以說有的很少,泰國僧人就佛教的理念與我們北傳不一樣,念珠作為計數用具來說北傳應用比較廣泛,但是現代念珠變得性質有些變化,也成了很多人炫富的方式,貴的鳳眼可達十萬以上。南傳佛教首先沒有北傳的某些寺廟那么勢利,其次,念經在心中也根本不用實際的物體來計數了。而且,就事論事來講,很多泰國僧人的念珠其實根本不適合盤完比如藥草為主材料的念珠,使用久了表面就是一層黑色,完全不是包漿而是油污,另外,泰國念珠的制作工藝也不行,珠子的圓潤度極差,甚至還沒有印度人制作的珠子品相好。諸多問題都說明了念珠在泰國僧人眼中的地位,這就是文化的不同了。好在南傳佛教的念珠都是有加持的,師傅有強弱,但畢竟有加持,這與北傳偏收藏而無加持的念珠又有了區(qū)別。
弘揚佛法,功德無量
歡迎關注 泰國情降
泰國情降只此一家,別無分號!
請各位朋友注意山寨小號!
每天分享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身邊的朋友
你在他們心中會變的更有價值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