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世主心態(tài)救不了任何人

未分類評論133

有個朋友,在圈子中,是公認的老好人。

身邊誰有困難,他總是能馬上打聽到消息,不遺余力地給予幫助,犧牲掉自己的時間金錢都再所不惜。他給我的感覺,就像是一名消防員,每天奔跑于各個火場來回救火。文章源自懂愛網(wǎng)-http://www.motor-park.com.cn/213118.html

但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,而隨著他在圈子中好人名聲的擴大,前來求助的人也越來越多。終于他在不堪重負下,過來問我怎么辦。

我說,你拒絕掉一些不就好了。很多事他們自己能解決的,又不是小孩。

他說那不行,能幫還是盡量幫吧。

勸說無果。他還是一邊抱怨著忙、累、煩、事情多而雜,一邊仍然對前來求助的人來者不拒。

大家都說他真善良,真難得。

后來有次在茶水間,跟小濤導師說起這事。他說這是救世主心態(tài)。

我說是啊,勸過他了,不聽。

他攪拌著剛泡好,散發(fā)出香氣的手沖,笑著搖了搖頭說,不是這樣的,勸他放手別管太多的話,他聽得太多了,而且他自己也很清楚,能放的早都放了。

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,你要知道,他行為背后深層的心理根源是什么。

為什么他已經(jīng)那么累了,不斷抱怨著,還是堅持去幫人?

看我似懂非懂地只是看著他,小濤導師頓了頓,繼續(xù)說了下去。

我們說,每個行為背后,都有著其正面的動機。

人是趨利避害的,不會自找麻煩,既然這件事讓他感到困擾了,他就會自我調(diào)整,拒絕一部分的求助請求。

但是沒有,所以背后有著正面的,支持他繼續(xù)對求助的人來者不拒的深層原因。

那么,這個原因是什么呢?

就只是因為好人,他太善良,太單純,所以不忍心拒絕,不懂得拒絕?

以上都對,又不全對。

因為真正善良的人,是不會抱怨的。真正信奉助人為快樂之本的人,能夠幫助他人本身就是一種快樂,不會抱怨,更不會因此而感到不堪重負。

現(xiàn)狀明顯不屬于這種。不能說他不善良,但人非圣人,助人是有限度的,超出限度仍然來者不拒,背后還有著其他理由。

而這個理由,通常就是他通過這樣的助人行為,除了自身感到快樂以外的,別的獲益。幫助行為是無償?shù)?,所以獲益不是物質(zhì)上的,而是心理收益。

好了,這個心理收益,你認為是什么?

導師把這個問題,像作業(yè)一般留給了我。

經(jīng)過一席對談。前面看似不能理解的,我都突然懂了。

我那個朋友之所以持續(xù)痛苦的狀態(tài)下,還堅持助人,除了因為善良以外,還希望獲得身邊人的正向評價,其中大部分構(gòu)成成分,就是虛榮感。

所以,盡管他是在向我抱怨自己很忙很累,但抱怨的同時,也是一種炫耀。他正在對外公布他的戰(zhàn)績——今天我又幫助了A,替B解決了問題,還借錢給了C。

這一個個解決的事件,朋友之間給他的好評價,支撐他繼續(xù)走下去,讓他欲罷不能。

更何況,他在不知不覺間,也為此背上了人設(shè)標簽,而為了維護這個“老好人”的人設(shè),他感到自己不得不犧牲更多。

還有個很容易被忽略,卻很關(guān)鍵的點是,幫助別人的行為,讓他感到自己正在“被需要”。

救世主心態(tài)最大的弊端在于,不僅認為他人無法自救,還主觀性認定,能拯救他的人,只有自己。

至此,他的心態(tài)和動機,已經(jīng)發(fā)生了極大的變化。

最開始是出于善良,伸出援手;

然后是為了得到好的風評,堅持善良,獲得道德上的優(yōu)越感;

接著人設(shè)標簽固定后,為了維護人設(shè),不得不繼續(xù)幫助他人;

到最后,由于感覺自己總是被需要著,出現(xiàn)救世主心態(tài),認為只有自己才能出手相救。

這個循環(huán)繼續(xù)下去,他只會越來越累,抱怨聲越來越大,最終陷入自責、崩潰、萬劫不復,甚至懷疑人生信條的地步。

而前面我對他的勸說之所以無效,是因為沒有找準心理根源——我只看到了他表面的痛苦,給了他膚淺的解決建議,沒有考慮到他深層的心理需要。

我再次把他約了出來,跟他談上次說的問題,告訴他我受到導師點撥的經(jīng)過,并直接指出他現(xiàn)時的矛盾關(guān)鍵,在于他的行為,是獲益的。

正是那些心理收益,讓他欲罷不能,帶來無法停止的救世主心態(tài)。

聽完結(jié)論,他若有所思。

于是我趁熱打鐵的問他,值得嗎?

我說,你現(xiàn)在要考慮的就是,為了維護這個人設(shè),為了得到虛榮的存在感和重要性,犧牲掉自己有限的時間,去回應無限增加的求助請求,值得嗎?顯然你已經(jīng)無法從單純的助人行為中獲得快樂了,那些快樂是微不足道的,遠比不上給你帶來的麻煩和痛苦。

話已至此,剩下的就只能交由他自己決定了。相信他會權(quán)衡付出和收益的關(guān)系平衡,做出更理性的判斷,而不是一味地催眠自己,告訴自己很善良,很重要,存在不可或缺。

事件解決后,第二天回到公司,我親手泡了杯咖啡給小濤導師,告訴他事件最終的結(jié)果,算是交了作業(yè),也是感謝他的提醒點撥。

雖然看似是我朋友得到了幫助,但我感覺到自身在經(jīng)歷過這件事后,也是得到了成長。難怪他是導師,我只能是他的助理。

每問一個傻傻的問題,解決掉一件事,人就會成長一點。原來成長就是個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。人的思想還是挺復雜的,凡事不能只看表面。

這也是我喜歡心理學,并且從事心理學相關(guān)工作的原因,以人為鏡,獲得最低成本的學習資源,希望籍此更好地認識自己,得到成長。

感覺還不錯。

[ 往期推薦 ]

挽回一定要先斷聯(lián)嗎?

想自殺的話,先試試絕食吧

【按住下面二維碼3秒關(guān)注】

更多挽回文章分享,點擊“添加微信”到官網(wǎng)瀏覽。

 
匿名

發(fā)表評論

匿名網(wǎng)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確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