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編輯:淺笑
——文字:淺笑文章源自懂愛網-http://www.motor-park.com.cn/229694.html
共情,說通俗點就是換位思考,理解他人,對他人的感受感同身受,讓對方知道你能理解他的感受。
共情是一種能力,而這種能力很多人在感情當中是比較弱的。
而往往感情破裂也很大一部分是源于無法共情。
假如自己的愛人遇到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,你就可以用到共情。
比如女朋友在單位里受到了領導的批評,認為她這次的工作沒有做到位,回到家她很不開心,向你傾訴,并且說她已經很用心的去做了,領導還要批評她,真的很氣人。如果這個時候你也說確實是她工作沒到位,那估計吵架就免不了。
往往男人比較理性,所以關注事情比較多一些,而女人比較感性,關注情緒會比較多,這就形成了平常相處當中的沖突。
共情不管是在感情還是生活還是工作當中,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。
那么今天我們來講講共情的技巧。
就拿妻子在單位受了委屈來舉例。
有一天,阿本下班回家在沙發(fā)上玩游戲,到了妻子下班到家的時間了,果然一會兒就聽到鑰匙開門的聲音,緊接著聽到門“嘭”的很大一聲關上了。
然后包往柜子上一丟,一聲不吭開始換鞋,換完鞋子就往沙發(fā)上一坐。
阿本意識到今天妻子的心情跟往常不一樣,往?;氐郊叶紩f我回來啦!就趕緊往她身邊坐,關心她:“你好像今天很不開心,怎么了?”
“生氣!”很明顯妻子帶著生氣的情緒。
“發(fā)生什么事情了嗎?”阿本想了解具體是什么情況。
“沒什么,就是生氣!”妻子還是很生氣。
“為什么生氣???”繼續(xù)追問。
“這次我們部門競選經理,我做的很好了,但是最終卻讓李婕當選了?!?/span>
原來是妻子在單位升職失敗了。
這個時候妻子情緒很不好,需要的就是共情。
按照很多男人的理性思維,可能會說:“沒有選你,那可能是你還不夠優(yōu)秀?!蹦墙Y果可想而知,妻子可能會更生氣,會抱怨,覺得連自己丈夫都不能認可自己。
也可以說:這是他們沒有眼光,你其實很能干的,不是你的原因。
如果是這樣說,妻子聽了心里舒服,可是為什么她能干,別人還是不選她呢?萬一落選真的是她能力不足導致的,是不是會讓妻子意識不到問題所在呢?
所以怎么說好像都不對。
不管如何,共情的重點是先關注“情”還是“事”,這決定你最終共情帶來的效果。
關注“情”就是認可對方的情緒,不是評論她這樣想對不對。
那么共情一般遵循這四個步驟:
一、接納
每個產生負面情緒的人,都有她自己的邏輯和思維,接納她的情緒,在她看來就是接納她這個人。
所以共情的第一點是關注并接納對方的情緒,比如:我剛才聽到你嘆氣,是心情不好嗎?
對方就會感覺你是在關注我的,而且這句話是問句,是在向對方求證,而不是肯定句,肯定句會讓對方感覺你不是在關注我,而是在求證自己是不是猜對了,是不是能看透我的心思。
所以阿本的第一句話會讓妻子感覺你是在關注我的感受,在意我的感受,你心中是有我的。
二、了解
第一步關注接納情緒之后,就要引導對方去分享她內在的感受和發(fā)生的事情。
一個人有負面情緒,一定是有原因的,不管是不是當下發(fā)生的,還是以往的一些事情引發(fā)的,都是需要理解與共情的。
這一步就需要大家懂得傾聽對方,一定要從頭到尾聽完整個情況,中途盡量不要插話打斷對方,讓對方感覺自己完全被關注和接納。
當然如果對方實在不愿意說,也不要勉強對方。不妨給對方一點空間,等對方情緒平復,想說的時候再說。
三、肯定
這一步是最關鍵的,這一步做不好,所有的都會前功盡棄,甚至會讓對方感受更不好。
肯定不是肯定對方在理,不是肯定對方是正確的。而是肯定對方有這個情緒的邏輯,等于告訴對方“你是有資格有這個情緒的?!?/span>
人的情緒都是由自己的思維邏輯形成的,肯定對方這樣的思維邏輯引起情緒是可以理解的。
所以上面的案例當中,阿本可以說:“你那么努力卻沒有選上,也難怪你會生氣和失落了!”或者“你感覺自己那么努力,卻沒有選你,選了別人,所以你很生氣和失落,對嗎?”
當你不確定對方邏輯的時候,用問句相對比較安全。如果這個邏輯不是她原來的意思,她就會說出她的邏輯。
所以這個也是看個人對聽到的事件的總結能力。
四、啟發(fā)
基本上肯定對方之后,對方的情緒就會緩和很多,如果你希望引導對方更多的去理解包容,減少以后類似情緒的概率,引導對方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,那你可以去做這第四步。
啟發(fā)是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啟發(fā)對方進行思考,進而幫助對方,同時也達到了“影響”對方的目的。
分為兩步:
一、啟發(fā)對方看到自身不足、理解他人、與他人共情;
上述案例阿本還可以接著話題問:“你覺得大家為什么不選你呢?”
那妻子可能會去關注到自身與對方相比,自身身上的一些不足。
二、引導對方去關注未來、關注解決方案。
阿本還可以接著說:“那通過這次的事情,你現在有什么想法呢?”
妻子可能就會想到去彌補自身的不足,這個實際對方都是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對方自己去解決一個問題,而不是幫對方決定方案。
其中可以用一些語句,比如“你打算怎么做呢?”“打算從什么時候開始做呢?”“還有呢?”
慢慢的,對方就會有所成長,明白自己以后應該怎么去做。
啟發(fā)過程當中沒有任何建議和指導,所有的解決方案和問題所在都是由對方自己想出來的。我們不是要告訴對方答案,而是幫助對方產生答案,這樣才可以真正有效的幫助對方,才能“影響”對方變得越來越好。
所以為什么你影響不了對方,是不是你的共情沒有做好呢?
也許剛開始運用你會用的很不流暢,這個沒有關系,只要你多加練習,就能熟能生巧,慢慢的你會發(fā)現你們的關系就會產生微妙的變化。
長按識別二維碼并添加微信
歡迎把我推薦給你們的親朋好友喲
點個好看,幸福美滿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