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找出自身挽回愛情的本質(zhì)?(下)

挽回愛情評論175

我們來看一段文字:我和@隔壁老王是相識多年的好友了,我倆的感情非常好,好到那種一起上了戰(zhàn)場我們原以為相互擋子彈的關系。

去年我倆去月球旅游,碰到了愛因斯坦,愛因斯坦邀請我們成為基督教徒,我倆拒絕了。愛因斯坦就變成了一只電熱水壺,揚言要弄死我倆。文章源自懂愛網(wǎng)-http://www.motor-park.com.cn/213497.html

我倆就趕緊跑,我跑的比較慢,電熱水壺快追上我了,眼看著我就要被電熱水壺給燙死了,孫雷為了救我轉(zhuǎn)身和電熱水壺搏斗起來,不幸喪失了一條腿。

回來后我和@隔壁老王關系更好,他為我丟了一條腿我更覺得虧欠于他。

趕上了美國大選,我支持特朗普,他支持希拉里,我倆誰都說不過誰,我就把他打死了。但我心里對他很愧疚。

昨天我收到一條短信:你好我是希拉里,我現(xiàn)在逃到了加拿大,我在美國的13000億美元的資產(chǎn)都被凍結(jié),現(xiàn)在需要你給我打5000元人民幣作為解凍資金,如果你幫了我,我就帶你一起回來造反推翻川普,并封你為美國主席,卡號:XXXXX

請問,我應該相信這條短信嗎?

大家好,我是Huang,喂狗(WeGo)戀愛援救聯(lián)盟成員之一。很多人看這個例子都會覺得這個例子太弱智了,這都是哪跟哪兒啊?

但事實上,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很多人、很多事情都是像我們所舉的這個幼稚的例子一樣,充滿了很多無關聯(lián)、無意義的元素。

上篇文章,我們從實際的角度出發(fā),論述了“一個人用他的本質(zhì)方法論來分析現(xiàn)象”,現(xiàn)在我們來談一談這個“本質(zhì)”是什么。

很多時候,我們想提出一個問題,卻說了很多沒必要的前提介紹;想論證一個命題,卻提到了很多和命題沒有邏輯關聯(lián)的內(nèi)容。

我們在看待上面這個例子的時候,應該都能知道:是否要相信這條短信只取決于短信內(nèi)容的真實性,而和“我”與@隔壁老王的關系,什么愛因斯坦,什么我們各自支持誰,沒有半毛錢的關系。

那么就很奇怪了。

我們可以看看,有些人在評價演員時看的不是演技而是吹捧“人品”,評價電影時不評價電影本身非要扯什么男權女權,考慮要不要和老公離婚時不看自己是否忍受不了他的家暴、而是顧忌老公曾借給自己父母一些錢。

很多時候并不是本質(zhì)很復雜,我們需要花費時間整理才能看到本質(zhì)。

而是問題的本質(zhì)很多時候往往都是非常清晰的擺在了你面前的,而很多人卻似乎根本看不到問題的根源所在,反而是在那些根本無關緊要的細節(jié)上糾結(jié)。

看不到本質(zhì)所在的根本原因,我認為就是因為沒有清晰的“邊界意識”。

這個時候,咱們就需要聊到兩個詞了,一個叫做“有效邏輯關聯(lián)”,一個叫做“泛邏輯關聯(lián)”。

可以這么說,沒有邊界意識的人,無法分清楚兩個事物之間的“有效邏輯關聯(lián)”和“泛邏輯關聯(lián)”的區(qū)別。

比如在“要不要和老公離婚”的這個問題上,“你的老公在家暴你”這一點就和問題有著直接的“有效邏輯關聯(lián)”。

“你老公曾借錢給你父母”“你老公是抗日英雄”“你老公拯救了人類”等等這些就是和問題有著“泛邏輯關聯(lián)”的要素了。

泛邏輯關聯(lián):某一因素和主題有著寬泛的、不重要的、邏輯關系。但因為有這種關系存在,會令人們在考慮問題時將這一因素考慮進來,從而形成思維干擾。

在具體問題上,泛邏輯關聯(lián)的因素本質(zhì)上等同于沒有任何關聯(lián)的因素。

我們再設置與此相關的兩個因素:“Huang很帥”“Huang特別喜歡裝逼”。

那么當我們在討論“Huang的顏值”這個話題時,“Huang很帥”就是有效邏輯關聯(lián)因素,而“Huang特別喜歡裝逼”就是泛邏輯關聯(lián)因素。

你不能因為你個人不喜歡Huang,就在我們討論Huang顏值時拿他的人品來說事。

對吧?

當然現(xiàn)實情況往往是人們根本不顧前提條件和問題的出發(fā)點,他們只是看到了自己感興趣的某個因素就馬上湊上來各說各話。

所以我們會看到那么多的人:在討論演技的問題下評論人品,在討論中國強大表現(xiàn)的問題下諷刺中國的軟弱,職業(yè)選擇時不考慮自己的長遠發(fā)展而只想著怎么討父母歡心。

所以到這里我可以解釋清楚我所表達的“分清邊界”的含義了:

分清邊界就是確定清楚我們所面對的問題中,哪些是和主題相關的“有效邏輯關聯(lián)”因素,哪些是“泛邏輯關聯(lián)”因素,哪些是“無邏輯關聯(lián)”因素。

剔除掉“泛邏輯關聯(lián)和吳邏輯關聯(lián)”因素,那么剩下的“有效邏輯關聯(lián)”因素就是我們要探求的「本質(zhì)」。

我們想抓到本質(zhì)?

那么“確立主題”就是很重要的事情。

這個主題通常指的是我們要討論的「問題」,或是我們要論述的一個「命題」。就如同挽回愛情,喂狗(WeGo)的導師會幫挽回者分階段,階段里再分小目標,為啥?

確立主題就是確定觀察本質(zhì)的“角度”,有了角度,才有了出發(fā)點,否則你會陷入無意義的混亂分析,看似得到了很多結(jié)論,但這些結(jié)論并沒有什么價值。

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,先確定了是要討論“顏值”還是“人品”,才能決定“Huang很帥”和“Huang特別喜歡裝逼”哪一個才是本質(zhì)要素。

 
匿名

發(fā)表評論

匿名網(wǎng)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確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