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的這個疑問,你怎么看?
傻的嗎?文章源自懂愛網(wǎng)-http://www.motor-park.com.cn/213262.html
你可能覺得,這樣的問題還用問?還是問的是打游戲?
大多小伙伴,應該都是這樣的感覺,對吧?
周末的時候,我看到了一個新聞,它不是1刀,是60多刀,然后你可能想象不到,受害者不僅無條件的原諒,并手寫了一封諒解書,懇請不要責罰。
哇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炎炎夏日,有些發(fā)慌,這是有多愛?
大家好,我是Huang,喂狗(WeGo)戀愛援救聯(lián)盟成員之一。也許你會覺得這中間是不是藏著怎樣的崎嶇與隱情?
然而并沒有。
這個新聞大致是這樣的:
2017年的上海,三十多歲的男子沈某,某次通過微信搖一搖,搜索到了附近的李姑娘。
兩人一番暢聊,覺得彼此都很投緣,很多興趣愛好相合,大有一種高山流水的心心相惜。男子在后來說起兩人的這段相遇,依然動情的用了“命中注定”來形容。
一來二去,兩人從線上走到線下,成了正式交往的男女朋友。
但是熱戀之中,女孩很快發(fā)現(xiàn),如此一見如故的知心愛人,竟然已經(jīng)有妻有家。
他的妻子是知名高校畢業(yè)的碩士生,他們的兒子天真可愛,不到三歲。
于是李姑娘決定退出,內(nèi)心雖然掙扎,但也明白分手是眼前唯一的路。
可沒想到,男子沈某卻在這個時候堅定的表達:一定要跟妻子離婚,一定要娶心上人李姑娘。
男子和妻子是相親認識的,但兩人并沒有感情,也不產(chǎn)生化學反應,就是平平淡淡生活在一起,甚至連架都不吵。
他說一定會離婚,一定要娶她。
并且為了能盡快離婚,他不惜放棄婚后所有財產(chǎn),將兒子的撫養(yǎng)權(quán)也給了妻子,并承諾每月支付5000元的撫養(yǎng)費。
甚至在老父母都出面反對、反復游說時,他嘭的跪在他們前面,稱這才是他認定的人。
很快,沈某協(xié)議離婚。感動的李姑娘與他生活在一起。
然而并沒有想象中的美好。真正生活在一起的種種矛盾,使得同居生活很快變得一地雞毛、罅隙漸生。
2017年的11月22日,沈某加班到很晚才歸,李姑娘卻懷疑他是去跟別的女孩約會。
工作的壓力、經(jīng)濟的煎逼、與父母的僵持、與理想的落差……促使情緒失控的沈某,從廚房操起榔頭和菜刀,就往女友的面部猛砍。
我很難想象到這個場面,總之,新聞說的,直到女友的鮮血不斷濺到他的臉,他才總算醒了過來,開始為女友包扎,并送到醫(yī)院。
整個過程60多刀。
令人想不到的是,大難不死的李姑娘,醒來后第一件事干嘛?
為沈某求情,并寫下了無條件諒解書。
到底為什么?
她說:
他傷我不是他一個人的責任,有很大的原因在于我。
他其實對我很好,我經(jīng)常發(fā)脾氣,而他一直包容我。
我實在是無法忍心,看著愛人的余生在牢里度過。
甚至,當判決,沈某因故意殺人而被判三年有期徒刑時,她則當庭表示:一定會等他出來,今后兩人將繼續(xù)在一起,直到白頭偕老。
。。。。。。
有些天雷滾滾是不?
難道是言情劇看得太多,所謂相愛相殺是愛情?
大家可能都覺得這樣的例子很奇葩,但對于我們來說,其實不陌生。我上周剛拒了一個案子,案子的挽回者沒有新聞中的女子這么夸張,但是類似,是一個家暴挽回案,挽回者是被家暴的一方。
了解我們的小伙伴知道,我們拒絕接一個案子,款項原路退回,但是是不會去跟你解釋為什么不接的。這個挽回者應該是有些不理解,發(fā)了很多郵件過來,追問為什么不接她的案子。我今天剛看了下我的郵箱,好像又發(fā)了兩封過來。
那么如果這位挽回者你有看到這篇文章的話,你可以仔細的看下這篇文章,應該會對你有所幫助。不接的案子,我們不會專門跟挽回者去解釋原因,但是卻需要給我們自身“計劃組”一個交代的,如果啥案子都不接,公司也會有意見。這個案子的拒絕批注,我可以跟你說,我寫的是“客觀不利 & Stockholm syndrome ?”
Stockholm syndrome是斯德哥爾摩癥的意思,之所以打上問號,是因為這種沒有臨床斷診的話,是沒辦法絕對的下定義的,如果你在看這個文章,我會建議說,你現(xiàn)在首要的不是挽回,而是考慮下當?shù)卣?guī)的心理診所。這樣說起來很怪,但是沒有其他意思,我覺得這對你會更有幫助??傊Y(jié)合案子的一些可行性考慮,加上對你心理上的一些評估,最終我決定拒掉了這個案子。
我們說回剛才的新聞,其實這個新聞,最直接的是讓我想到了一個案例可以一定程度解釋姑娘的做法。
1933年5月的一天,美國一市政執(zhí)政官的25歲的女兒瑪麗,在父親家里洗泡泡浴時被4名男性綁架,這四名綁匪手持短管散彈槍闖入房內(nèi),挾持了剛剛穿好了衣服的瑪麗,并強行把她帶到一個舊農(nóng)舍,用鐵鏈將她鎖在地下室里,然后向她的父親亨利索要六萬美金。經(jīng)過討價還價,瑪麗的父親和綁匪以三萬美金達成協(xié)議。
瑪麗的父親向綁匪付了贖金不久,瑪麗便毫發(fā)無損地被放了回來,一個月之后,四名綁匪中的其中三個被警方抓獲,并送去審判,然后不可思議的一幕又發(fā)生了:法庭上,瑪麗說在被囚禁的29小時內(nèi)她被照顧得很好,其中一名綁匪還送了花給她,她請求法官對綁匪從輕發(fā)落。
法官自然沒有接受她的建議,對那三名綁匪做出了嚴厲的判決,瑪麗對此深感內(nèi)疚,她公開同情她的綁匪,要求市長取消判決,甚至帶著禮物去監(jiān)獄里看望綁匪,與他們保持著朋友關(guān)系。
覺得很荒誕?
這則案例,是心理學上赫赫有名的我們剛才提到的新名詞“斯德哥爾摩綜合癥”十大經(jīng)案例之一。
到底什么是“斯德哥爾摩癥”?
簡單的說,就是被害者完全屈服于暴虐,對犯罪者產(chǎn)生情感(好感、依賴心等),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(jié)。
新聞里:即便對方那么的喪心病狂,她卻依然認為他是深愛她的,原因只在于他經(jīng)常能包容她的壞脾氣。
案例中:即便對方就是處心積慮在犯罪,但她卻認為綁匪不應有罪,原因只在于她在囚禁的過程中被照顧的不賴。
他們對她們,都只是略釋小賄,卻被當成了極大的寬忍和慈悲。
人們對“斯德哥爾摩癥”的研究表明,當一個人處于極端的恐懼中,當生命受到威脅時,會對施暴者的一口飯、一口水、一口呼吸都心存感激,甚至轉(zhuǎn)化為對強者的崇拜和敬畏,對其心懷戀想。
這個過程就好似:
我給你一巴掌,再給你幾顆糖;
我暴打你一頓,再愛了你一周。
有點像動物園里的馴獸技巧……
如果正在看文章的小伙伴,你自身的婚姻狀況有被家暴的現(xiàn)象,不管男女你一定要小心,因為有家暴的婚姻,有接近30%的機會(對應這樣的分類,這個概率數(shù)字是很高的),是對方其實并不愛你,但他的種種表現(xiàn)倒像在“馴化”,有意或無意,不斷降低你的底線,把你變成聽話的人。
簡單點說,家暴情況是比較容易催生斯德哥爾摩綜合癥的,所以如果你遇到,你要懂得判別。包括我們接這類的案子,都會先考慮這個點,喂狗包括我個人,每年都會因此拒掉不少案子。
電影《記憶大師》里,警官沈漢強曾那么竭盡全力的想帶受暴女離開,可她不僅對保護她的警官冷言相斥,還堅持對暴打她的丈夫不離不棄。
很多噴子說太假。
其實,我倒是覺得是有依據(jù)的,有做過功課。
到底為什么離不開?
有人曾這樣總結(jié)了家暴步步深陷的三部曲:
第一,摧毀你的自尊和自信。
他會用各種方式給你洗腦,貶低你、矮化你,讓你覺得自己沒有價值,只配他這樣的人。家暴過程中,往往伴隨著人格的侮辱和貶低。
第二步,是孤立并虐待你。
控制你的人身自由,在經(jīng)濟上斷絕你的后路,讓你不敢離開你所熟悉的環(huán)境,不讓外人發(fā)現(xiàn)你身上、心上的傷痕。
第三,不斷加大你對bl的容忍度。
施暴后立刻對你下跪、道歉、求饒,并且通常對你比以往更好。但你如果你容忍了第一回,他就會來第二回。如此循環(huán)。
這與“斯德哥爾摩綜合癥“所形成的四大條件幾乎如出一轍:
1、人質(zhì)必須真正感到加害者威脅到自己的存活(忽然受到巨大的bl威脅)。
2、人質(zhì)必須相信,要脫逃是不可能的,感到絕望(摧毀心里的防線和自尊自信)。
3、控制人質(zhì)的信息來源和思想(孤立受害者)。
4、在遭挾持過程中,人質(zhì)必須體會出加害者略施小惠的舉動(得到安撫)。
我那個開心理診所的朋友,曾經(jīng)拿過一些他接的關(guān)于家暴情節(jié)的心理疏導的案子問我意見。
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那些深陷其中的人,常見的表述是:
他之前對我那么好,讓人實在不敢相信他也會打人。多半是一次偶然;這里問題也有我的一半,是我激怒了他。屬于事發(fā)有因,所以情有可原;他除了家暴的時候特嚇人,平常卻對我特別好!好到讓我不忍說走就走。
她們在相處的矛盾體察到焦慮和不安。覺得都是自己的錯,對方對自己的態(tài)度,很大程度取決于自己的表現(xiàn)夠不夠好。所以需要不斷討好施暴者,才能維持生活的安穩(wěn)。
她們在突然遭受了巨大的bl之后,頓感到非常壓抑、絕望和無助。這時只要有一點點光,就會點燃她們的希望。而施暴者在第一時間對她們說“都是因為太在乎你了,太怕你離開我了,所以才會這么的激動”,他們的溫柔成了一種浪漫的幻象,更成了受害人在黑暗里所要拼命抓住的光。
她越是想要抓住光,就越是想要拼命討好和迎合,付出越來越大,也就越難“放下”。
周而復始。
不斷地循環(huán)……
所以,捅你一刀,你還會愛我嗎?
有可能的。
重點是你最好記住前段時間比較火的那首《舌尖上的胖胖》的一句歌詞:
你要好好想想……
………文章完………
特別說明:
1、文章為個人當下觀點,僅作讀者挽回參考,非建議。切莫對號入座!讀者應考慮自身個體因素,會員應根據(jù)自己導師意見加以考慮。
2、需要挽回服務請聯(lián)系網(wǎng)站值班導師辦理,自愿付費,不強求,不閑聊。
3、個人郵箱Huang@pua.hk,歡迎讀者來信,但不會每篇信件都看,信件不回復。有代表意義的觀點,問題,有機會會在文章表達分享。
[ 往期推薦 ]
吵架是因為——認真了
有些你看到的“細節(jié)”會誤導你。
▼
【按住下面二維碼3秒關(guān)注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