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觸的人越多,越是發(fā)現(xiàn)有很多人的思維其實挺單純的,不是褒義那種,而是停留在非黑即白的價值觀階段。
小時候我們看動畫片特攝片,都會有個規(guī)律是,主角永遠是正義的,壞人則是壞到極點那種。慢慢的隨著劇情發(fā)展更新,現(xiàn)在的已經(jīng)不這么演了,好人會帶有某些性格上的缺陷,顯得真實,壞人也有著其獨特的某種魅力,兩方都各有著其粉絲群。這樣的人物塑造才飽滿,才為觀眾喜愛。文章源自懂愛網(wǎng)-http://www.motor-park.com.cn/212992.html
但對人的判斷,我們往往還沒轉(zhuǎn)換過來,還停留在貼標簽的階段。
比如說,男人抽煙可以理解,女人抽煙就是壞,不可原諒。
當貼上這樣的標簽后,再看這個壞女人的行為,就會覺得不管她做什么都很討厭,令人作嘔:表現(xiàn)出愛護動物是作秀,害怕蟑螂是扮柔弱,化妝打扮是搔首弄姿勾引男人。
第一印象貼上的標簽,讓人即使以后看到其與標簽矛盾的行為,都自圓其說成是偽裝,讓思維得以統(tǒng)一、不混亂。可事實正如我昨天回答的問題中也有提到,這個世界,現(xiàn)實生活就是充滿了矛盾,尤其是人性。
非黑即白的思維,對我們快速認識新的事物和新的人,是有積極意義的,節(jié)省了時間和腦力資源,但如果想深入去了解,那就必須拋棄這種“方便”的思維模式。學過犯罪心理學的人都知道,善良和惡毒是能互不排斥地共存于一顆心的。一個人人贊頌的好人,背后可能是個惡貫滿盈的殺人犯。
希特勒屠殺幾百萬猶太人的事大家都知道,但實際生活中,他就是個不抽煙不喝酒的素食主義者,生活儉樸飽覽群書舉止高雅,精通六國語言還會開飛機。
你說他是好人還是壞人?
認識到現(xiàn)實的矛盾和復雜性,我們才能打開新的思維方式,看人的時候,不再是非黑即白,看到優(yōu)點的同時也留意到不足,而不是一刀切地下判斷。
我有個學員,挽回女友的案子。前女友分手后找到了新歡,是個富二代。他心理很不平衡,又想挽回,又覺得為了這樣貪慕虛榮的女子不值得。
我說你都跟她幾年感情了,她是怎樣的人,是不是貪慕虛榮你不了解嗎?
他說,人都會變吧,以前不會的??墒聦崝[在眼前,這不找了個富二代。
我說你這是貼標簽了。富二代是他的身份之一,可能光芒很亮,遮蓋了他別的特質(zhì)。你要真想挽回,和他正面pk,就得先做到知己知彼,而不是找個理由說服自己為什么失敗。
他回了好的,我不知道他是真懂,還是只是敷衍回我。
敷衍我是沒有意義的。他的問題已經(jīng)不止是挽回了。抱著這樣的思維模式,人就會拒絕成長,因為這時候已經(jīng)無法做到見賢思齊了,只能做到“見賢思缺”——他成功是靠關系靠父母靠運氣,反正肯定不是靠自己,而我失敗只是因為沒背景沒家底沒遇上好時機。
社會的階級是會一直存在的,生活中的不公平本就是常態(tài),失學失戀失業(yè)的痛苦永遠都可能發(fā)生,所以我們就應該放棄努力怨天怨地,把責任都推卸出去,怪出身不好怪前任太狠心怪老板是魔鬼嗎?這樣不止眼前的路堵了,我們還會把剩下的所有可能性全部自我封死掉。
誠然生活中有很多事都讓我們感到無力,就像剛才提到的那位學員,他在挽回路上,殺出個富二代新歡,給挽回算是雪上加了層霜。此時當然他是可以放棄努力的,機會渺茫,努力不一定成功,但不努力肯定很舒服,對吧。
但我仍然會建議他再搏一搏,同時升級下自己的思維模式,不要停留在非黑即白的階段。拋開富二代的光環(huán),他還有哪些地方是優(yōu)于自己的,其中又有哪些,是可以迎頭趕上的;哪些是自己獨有的優(yōu)勢,又有哪些特質(zhì),是可能幫助自己彎道超車的……這才是挽回的正確思維模式。就算不為挽回,也為了自己的成長。
一味的吹捧和貶低,用標簽化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和身邊事物,這樣的思維模式,才是扼殺大部分人成長和進步的元兇。
[ 往期推薦 ]
你的“情商”發(fā)貨了嗎?
隨便和敷衍,正在殺死你的愛情
▼
【按住下面二維碼3秒關注】
更多挽回文章分享,點“添加微信”到官網(wǎng)瀏覽。
